塑胶跑道标准化施工流程及关键技术要点

  一、铺设前准备

  场地勘察与清理

  检查基础类型(混凝土或沥青),确保平整度误差≤3mm/3m,坡度控制在0.5%-1%。

  清除杂物、油污,修补裂缝(使用专用填充材料),必要时打磨凸起部分。

  基础含水率需≤5%,采用通风或加热法处理潮湿地面3?8。

  材料与设备准备

  主材选择:EPDM颗粒(粒径1-3mm)、聚氨酯胶水、耐磨面漆等,符合GB 36246-2018环保标准。

  配比要求:底层胶水与颗粒比例通常为1:6~1:8,面层喷涂胶水与颗粒比例1:1.2。

  设备调试:摊铺机、喷涂机、打磨机、激光水平仪等需提前校准。

塑胶跑道铺设

  二、核心铺设步骤

  基础处理与底涂铺设

  基础打磨:用打磨机去除浮浆,增强粘结力;酸洗法处理返碱地面(pH>8)。

  底涂涂布:单组份胶水按1:3稀释后滚涂,用量约0.2kg/㎡,固化4-8小时形成界面膜。

  弹性层铺设

  分层摊铺:分2-3次机械摊铺EPDM颗粒混合层,总厚度8-13mm(混合型)或10mm(透气型)。

  坡度控制:使用激光水平仪校准,排水沟区域加厚1-2mm,透水型跑道渗透率需≥0.4mm/s。

  面层喷涂与防滑处理

  交叉喷涂:耐磨面漆+防滑砂(粒径0.3-0.5mm)分两遍喷涂,厚度1.5-2mm,摩擦系数≥0.5。

  纹理均匀性:喷枪气压≥0.7MPa,距离基面0.5-1m,避免颗粒堆积或脱粒。

  标线与验收

  精准划线:按GB/T 22517.6-2020标准,激光放线误差≤1mm,使用聚氨酯划线漆。

  环保检测:完工72小时后取样,TVOC≤0.5mg/m?,苯系物≤0.05mg/m。

  三、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

  物理性能指标

  冲击吸收≥35%,垂直变形0.6-1.2mm,抗滑值≥47BPN。

  抗拉强度≥0.7MPa,耐老化测试500小时无变色开裂。

  常见问题应对

  起泡脱层:基础含水率超标时暂停铺设,采用防水涂料封闭。

  平整度不足:使用3m直尺检测,局部凹陷处用胶浆填补后打磨。

  四、铺设注意事项

  环境要求

  铺设温度5℃~35℃,地面温度10℃~30℃,湿度≤85%;低温时需预热材料,高温时段避开正午作业。

  雨天禁止铺设,雨后需待地面完全干燥(排水坡度≥8‰,40分钟无积水。

  材料与工艺匹配

  透气型跑道:适用于中小学,单价80-150元/㎡,透水率高但弹性较弱。

  混合型跑道:赛事级场地需分层浇筑PU胶+橡胶颗粒,单价130-180元/㎡。

  五、维护与长期管理

  养护期:夏季养护7天,冬季14天,期间避免重物碾压。

  日常维护:定期清洁表面,修补磨损区域;每2年进行抗滑性能检测。

  总结

  塑胶跑道铺设需严格遵循 基础处理→弹性层摊铺→面层喷涂→标线验收 的标准化流程,重点把控材料配比、环境适配及物理性能检测。选择专业团队(具备ISO认证及5年以上质保)可规避脱层、环保超标等风险,确保跑道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。




联系我们

18136190858

在线咨询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