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塑胶跑道固化期极端天气应急处理方案

苏州塑胶跑道固化期(通常7-14天,材料未完全交联固化)对环境敏感,极端天气(暴雨、高温、低温、大风)易导致水分侵入、固化失衡、表面损伤等问题。以下结合“预防-现场-修复”全流程,提供无需专业工具的应急措施,适配施工方或校方手动操作场景。

一、暴雨天气:核心防积水与基层返潮

暴雨会导致未固化的跑道表面冲刷、积水渗入基层(引发气泡、脱层),需以“快速覆盖+排水防积”为核心。

1. 预防准备(暴雨来临前1-2天)
  • 关注预警:通过天气预报确认暴雨时段,提前24小时暂停施工(若未完工),或对已施工区域做好防护。

  • 覆盖材料准备:储备防水帆布(厚度≥0.3mm,尺寸比施工区域大1m,边缘用沙袋或砖块压实)、塑料薄膜(备用,覆盖帆布下方防渗水)。

  • 排水预检查:手动清理跑道周边排水沟内落叶、杂物(用手或树枝),确保排水通畅(可提前在跑道边缘挖浅沟,引导雨水流向排水沟)。

2. 现场处理(暴雨期间)
  • 立即覆盖:暴雨来临前30分钟,2-3人协作展开防水帆布,从跑道一端向另一端平铺(确保无褶皱,边缘用沙袋压实,避免被风吹起),帆布搭接处重叠20cm以上(防止雨水从缝隙渗入)。

  • 临时排水:若雨水已落在未覆盖区域,用手或脚(穿软底鞋)将表面积水推向跑道边缘浅沟(避免积水停留超过10分钟,防止渗入基层)。

3. 后期修复(暴雨后1-3天)
  • 表面检查:雨停后移除帆布,观察表面是否有气泡(按压有波动感)、冲刷痕迹(局部颗粒裸露)或积水印(深色斑块)

  • 针对性处理

    • 气泡(直径<3cm):用手指轻压气泡边缘,缓慢挤出内部水分,待表面干燥后(1-2小时),取少量未固化的同批次材料(若有剩余)填补凹陷处,用手掌抹平。

    • 冲刷痕迹:若表面颗粒被雨水冲散,用手将散落颗粒归位,轻压使其贴合底层(避免完全裸露基层),后续固化后再用透明面胶(学校可储备小瓶备用)局部涂刷。

塑胶跑道

二、高温天气(>35℃):核心防表面结皮与固化失衡

高温会加速跑道表面固化(形成“结皮”),但内部反应不完全(导致“外硬内软”),同时易引发材料开裂、褪色,需以“降温缓凝+避免暴晒”为核心。

1. 预防准备(高温时段来临前)
  • 调整施工时间:若处于施工中,避开10:00-15:00高温时段,选择早晨(6-9点)或傍晚(17-19点)施工,减少表面暴晒时间。

  • 遮阳材料准备:储备遮阳网(密度≥70%,可手动搭建简易支架:用竹竿或木棍插入跑道两侧,覆盖遮阳网,高度1.5m以上,避免直接接触跑道表面)。

2. 现场处理(高温时段)
  • 表面降温:每2小时用桶或盆取自来水(常温,避免冷水刺激),沿跑道边缘缓慢倾倒(水流呈细线状,避免直冲表面),用手或软布(旧毛巾)轻抹表面,使水分均匀分布(降温至30℃以下,以“手摸不烫手”为标准)。

  • 避免结皮:若表面已出现光泽(即将结皮),用手掌(戴薄手套)轻压表面(顺时针方向),促进内部气体排出,延缓表面固化速度(每次按压持续5秒,覆盖所有区域)。

3. 后期修复(高温后24小时)
  • 表面检查:重点查看是否有裂纹(表面细微纹路)、鼓包(内部气体膨胀)或色差(局部发白)

  • 针对性处理

    • 裂纹(宽度<1mm):用手指蘸取少量清水(湿润即可),沿裂纹方向轻抹(促进材料二次流动愈合),静置2小时后观察是否闭合(未闭合可重复操作1次)。

    • 色差发白:用软布蘸取少量跑道专用养护剂(学校可提前采购小瓶,水性环保型),轻擦发白区域(每次蘸取量以不滴落为准),自然晾干后可恢复原色。

三、低温天气(<5℃):核心防固化停滞与材料脆化

低温会减缓聚氨酯交联反应(固化时间延长3-5倍),材料易因“冻融”开裂(内部水分结冰膨胀),需以“保温促凝+防冻伤”为核心。

1. 预防准备(低温来临前24小时)
  • 材料预热:若未施工,将A、B组分材料(聚氨酯胶)移至室内(温度≥15℃)存放24小时(提升材料流动性,避免低温混合不均);已施工区域提前覆盖保温被(棉絮或厚帆布,厚度≥5cm)。

  • 边缘防护:用旧衣物或麻袋包裹跑道边缘(与地面接触的冷桥区域),减少热量流失。

2. 现场处理(低温期间)
  • 持续保温:白天揭开保温被让阳光照射(利用自然升温),傍晚前重新覆盖(覆盖时确保无褶皱,边缘用土或砖块压实,防止冷风灌入)。

  • 局部升温:若遇霜冻(表面结白霜),用手掌快速摩擦结霜区域(通过人体热量融化霜层,避免用热水直接浇淋,防止材料骤热开裂)。

3. 后期修复(低温后3-5天)
  • 固化检查:用指甲轻划表面,若划痕深且有黏连(未固化)表面硬脆、易掉渣(冻融损伤),需针对性处理。

  • 针对性处理

    • 未固化区域:延长保温时间(额外覆盖1-2层保温被),每天揭开通风30分钟(避免闷湿),直至指甲划过时仅留浅痕(实干状态)。

    • 冻融掉渣:用手收集脱落的颗粒(若干净),混合少量温水(30℃左右)调成糊状,填补掉渣处,用手掌压平(利用体温辅助固化),覆盖保温被24小时。

四、大风天气(风力≥6级):核心防表面划伤与杂质粘连

大风会卷起砂石、树枝等硬物,划伤未固化的跑道表面,同时吹散表面水分(导致局部过快固化),需以“遮挡防刮+杂物清理”为核心。

1. 预防准备(大风预警发布后)
  • 现场清理:提前手动清理跑道周边5m内的落叶、石子、树枝(用手捡或脚踢至远处),避免大风时被吹至跑道表面。

  • 遮挡准备:用帆布或厚塑料布覆盖跑道(边缘用沙袋压实),若风力过大(≥8级),可在帆布上方压放长木板(或粗竹竿),横向间距2m(防止帆布被风吹起拍打表面)。

2. 现场处理(大风期间)
  • 实时巡查:每30分钟查看覆盖物是否移位,若边缘被吹起,立即用身体压住边缘(避免用手直接拉扯,防止划伤表面),再添加沙袋压实。

  • 紧急遮挡:若覆盖物被吹破,用旧床单、地毯等临时覆盖(优先保护已施工的弯道、接缝等薄弱区域)。

3. 后期修复(大风后1小时内)
  • 表面检查:移除覆盖物后,重点查看是否有划痕(线性凹槽)、颗粒脱落(局部露黑)或杂质粘连(砂石嵌入表面)

  • 针对性处理

    • 砂石嵌入:用手指轻轻抠除嵌入的小石子(避免用力拉扯周边颗粒),若留下小坑,用手掌蘸取少量未固化材料(若有)填补,轻压平整。

    • 轻微划痕:用手蘸取清水,沿划痕方向反复擦拭(利用水分软化材料,促进自我修复),直至划痕变浅(深度<0.5mm可忽略,不影响后期使用)。

总结:固化期极端天气应对核心原则

  1. 预防优先:通过天气预报提前1-2天准备覆盖物(防水布、保温被)、清理周边环境,减少极端天气直接冲击。

  2. 手动操作:依赖人力完成覆盖、排水、清理(无工具),避免使用硬物(如铁锹、扫帚)接触未固化表面。

  3. 轻微修复:对小面积气泡、划痕、掉渣,优先用“手动填补+手掌压实”处理,严重问题(大面积脱层、深度开裂)待固化期结束后联系施工方专业修复。

通过以上措施,可**程度降低极端天气对固化期跑道的影响,确保材料后期强度、弹性达标,延长使用寿命。


联系我们

18915757225

在线咨询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